8月2日上午,在原阳县广袤的农田里,一场与农时赛跑的飞防作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原阳县齐街镇孙庄村的玉米地里,伴随着阵阵嗡鸣声,数架植保无人机在操作人员的熟练操控下,缓缓升空,低空穿梭于玉米田间。这些无人机不仅喷洒为玉米授粉特制的药剂,还通过其飞行时产生的风场,有效帮助花粉传播,提高玉米的授粉效率。据了解,当玉米遇到阴雨、高温或无风天气时,自然授粉受到影响,此时通过无人机辅助授粉,能让授粉率提高70%。
原阳县金丰公社大疆农业无人机飞防大队负责人李世禄介绍,此次出动无人机21架,在作业前统一将植保机参数优化为适合玉米的参数,无人机飞行高度控制在3米-3.5米之间,飞行速度控制在8米/秒,既能够保证玉米飞防作业的效果,又不会对玉米造成损害。无人机一天作业面积在1500亩-2000亩之间,相比人工,效率大大提升。
“以前玉米是自然授粉,授粉效率不好,现在无人机授粉,效率高,给老百姓帮了很大的忙。”看着无人机在田间作业,齐街镇孙庄村种植户宁长安说,该县农业部门很重视玉米生产,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田间管理,他对今年的玉米丰收充满了信心。
据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原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宝光介绍,玉米作为原阳县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65万亩左右,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特别是今年持续高温,玉米散粉会造成花期不育,为此原阳县农业农村局提前规划,特派技术人员下乡指导,组织飞防队对玉米进行授粉。“后期也可以喷洒一些植物营养剂,比如芸苔素内脂、氨基酸水溶肥等增加玉米营养,有利于玉米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正常发育;喷洒一些杀菌剂、杀虫剂,做好后期的病虫害防治,为今年的丰产丰收打好基础。”张宝光说。
原阳县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通过下派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精准帮扶,将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积极建设智慧农业平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智能化监测与管理,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如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让科技要素充分融入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这些举措不仅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筑牢了粮食安全根基,更是原阳县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目前,原阳县建成高标准农田92万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