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先进群体身上有着典型的红色基因与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坚韧、创新、超越”三个维度。这种精神力量解释了豫北欠发达农区在自然约束和产业劣势的环境下,乡镇企业与集体经济能够大量涌现的原因。新乡先进群体集“泥腿子”“企业家”“党员干部”于一身,扎根乡里艰苦创业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是企业家群体中的红色代表。六十年来,其红色企业家精神也有新的代际传承、历史特征、当代功能与价值。
一、企业家精神与新乡先进群体
六十多年来,新乡涌现出十多个全国先进典型、一百多个省级先进、一千多个市县级先进。在不同历史时期,史来贺、吴金印、刘志华、张荣锁、郑永和、耿瑞先、裴春亮、范海涛、买世蕊等人兴办企业,带领乡亲共同富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作为五百多万新乡人民的优秀代表构成了特殊的“新乡先进群体”。
众所周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农村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能动因素。牧野大地上诞生了众多乡镇企业,孟庄、唐庄、七里营等地早已闻名遐迩,涌现了一大批“致富带头人”,他们经过长期艰苦创业,最终带动家乡走上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新乡先进群体有着“党员—泥腿子—村干部—企业家”的共同经历,其精神中包含了“特殊材料”构筑的红色因素,红色企业家精神可谓是先进群体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乡先进群体不是孤立个体地出现,而是成规模连续性地持续涌现,对此应从内因即企业家精神的层面做出合理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和事业的成败兴衰主要取决于干部作风”。而新乡先进群体身上最突出的就是坚韧不拔的顽强作风。这种作风同时又感召着乡里乡亲和周边群众,将信念凝聚成为共识,焕发出更为宏大的集体力量,最终实现了“人定胜天”从而摆脱了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的约束。这种“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恰恰也是新乡先进群体作为企业家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是企业家获得“第一桶金”的精神源泉,新乡先进群体代表人物身上处处可见这种作风的精神力量。
从先进群体的经历中不难看出他们“农民—党员干部—企业家”的身份转换与成长,但是坚韧不拔构成了他们共同的性格特征与红色基因。在他们身上,中原农民本色、党员干部作风与企业家精神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二、敢于担当的创新意识
“坚韧”只是企业家成功的一项必要条件,在事业初期阶段发挥着巨大的能动力量。但是这还不能构成企业家精神的全部,企业家的本质还在于“创新”。新乡先进群体的身上处处闪烁着创新的亮点,而“党性”也成为创新精神的催化剂。
创新精神首先是“初始创业”。老一辈新乡先进群体在艰苦的环境中穷则思变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土里刨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要让群众真正富起来就必须发展工业。这些党员干部想尽办法结合自身实际,纷纷走上了以工促农、以工富民的创新发展路径。
和老一辈相比,年轻一代的先进群体的文化程度更高并接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纷纷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精神也得以代际传承。兴办企业的初始创新与企业生产中的技术创新,在先进群体中也是一脉相承,接续发展。例如2003年史来贺去世后,刘庄177名党员无记名投票推举其儿子史世领为刘庄村新一届党委书记。作为新一代接班人,史世领力主研发核心知识产权技术,入股北京、上海企业,创建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形成了高科技的先导产业。刘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创新精神是源源不竭的动力。
初始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两代人不同的创新阶段,其共同之处就是面对风险、敢于担当。刘庄的乡镇企业发展史,也是乡镇企业的接续创业史,其“担当意识”成为创新驱动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超越自我的精神内核
新乡先进群体“红色精神”的内核是超越自我,从“小我”到“大我”,不断升华的家国情怀。这种超越精神不仅体现在甘于放弃自身利益,更体现在“大我”对“小我”的超越。
刘志华1972年担任河南省新乡县小冀镇东街村第五生产小队队长时,立志要为妇女、为农民、为农村“争口气”。她从打草绳开始,办过石棉瓦厂、腐竹厂、罐头厂、纸箱厂、豆浆晶厂等,在不断试错与摸索中创建了京华实业公司。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与乡里乡亲的福利水平的提高,村民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免费享受集体的粮油、住房、供水、供暖、养老、上学、矿泉洗浴等多项福利待遇,初步形成了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这种超越精神还体现在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舍得精神”。范海涛始终将社会责任放置在企业利益之上,其创办的孟电集团,面对生态环境压力果断关停了三条立窑水泥生产线,4000万元的投资和6000万元的年产值顷刻化为乌有。在范海涛的影响下,新乡全市爆破拆除了65家水泥企业的114条立窑生产线,关闭搬迁了170多家碎石场,最终打赢了环保攻坚战。
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新乡先进群体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尽管个人成长道路不尽相同,但其“超越自我”的崇高精神是高度一致的。他们在面对“小我—大我”之间的利益取舍之时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完成了个体精神的内在超越,锻造了红色企业家精神的内核。
四、大力弘扬红色企业家精神
在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企业家群体,指出“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民营企业家,做出了“自己人”的重要论断。
新乡先进群体作为致富带头人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乡里乡亲的“自己人”和“当家人”。他们的事例充分说明:一个企业家不仅要追求市场利益,更需要具有超越自我利益的格局胸怀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换言之,只有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才能够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跃迁。当前,我国外部形势日趋复杂,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按照系统论的科学观点,外部压力越大,系统自组织的凝聚力也越强。因此,当前应加快弘扬新乡先进群体的红色企业家精神,广大民营企业家要从新乡先进群体身上学习其坚韧不拔的意志、锐意创新的担当意识,不断提升超越自我的胸怀和境界。
综上所述,新乡先进群体不仅是创业成功的乡镇企业家,同时也是优秀的党员干部,他们身上的红色基因与精神力量是西方经济“经济人”假设和“算计理性”那一套理论所无法阐述和解释的谜题。豫北乡镇企业蓬勃生长的原因,只有扎根乡土大地,在与人民群众共同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的长期过程中才能够找到答案。
(作者:李莹,中共新乡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徐可,民建开封市委理论宣传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该文是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委托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与世界意义》2022DWT006阶段性成果)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一、企业家精神与新乡先进群体
六十多年来,新乡涌现出十多个全国先进典型、一百多个省级先进、一千多个市县级先进。在不同历史时期,史来贺、吴金印、刘志华、张荣锁、郑永和、耿瑞先、裴春亮、范海涛、买世蕊等人兴办企业,带领乡亲共同富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作为五百多万新乡人民的优秀代表构成了特殊的“新乡先进群体”。
众所周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农村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能动因素。牧野大地上诞生了众多乡镇企业,孟庄、唐庄、七里营等地早已闻名遐迩,涌现了一大批“致富带头人”,他们经过长期艰苦创业,最终带动家乡走上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新乡先进群体有着“党员—泥腿子—村干部—企业家”的共同经历,其精神中包含了“特殊材料”构筑的红色因素,红色企业家精神可谓是先进群体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乡先进群体不是孤立个体地出现,而是成规模连续性地持续涌现,对此应从内因即企业家精神的层面做出合理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和事业的成败兴衰主要取决于干部作风”。而新乡先进群体身上最突出的就是坚韧不拔的顽强作风。这种作风同时又感召着乡里乡亲和周边群众,将信念凝聚成为共识,焕发出更为宏大的集体力量,最终实现了“人定胜天”从而摆脱了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的约束。这种“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恰恰也是新乡先进群体作为企业家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是企业家获得“第一桶金”的精神源泉,新乡先进群体代表人物身上处处可见这种作风的精神力量。
从先进群体的经历中不难看出他们“农民—党员干部—企业家”的身份转换与成长,但是坚韧不拔构成了他们共同的性格特征与红色基因。在他们身上,中原农民本色、党员干部作风与企业家精神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二、敢于担当的创新意识
“坚韧”只是企业家成功的一项必要条件,在事业初期阶段发挥着巨大的能动力量。但是这还不能构成企业家精神的全部,企业家的本质还在于“创新”。新乡先进群体的身上处处闪烁着创新的亮点,而“党性”也成为创新精神的催化剂。
创新精神首先是“初始创业”。老一辈新乡先进群体在艰苦的环境中穷则思变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土里刨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要让群众真正富起来就必须发展工业。这些党员干部想尽办法结合自身实际,纷纷走上了以工促农、以工富民的创新发展路径。
和老一辈相比,年轻一代的先进群体的文化程度更高并接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纷纷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精神也得以代际传承。兴办企业的初始创新与企业生产中的技术创新,在先进群体中也是一脉相承,接续发展。例如2003年史来贺去世后,刘庄177名党员无记名投票推举其儿子史世领为刘庄村新一届党委书记。作为新一代接班人,史世领力主研发核心知识产权技术,入股北京、上海企业,创建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形成了高科技的先导产业。刘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创新精神是源源不竭的动力。
初始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两代人不同的创新阶段,其共同之处就是面对风险、敢于担当。刘庄的乡镇企业发展史,也是乡镇企业的接续创业史,其“担当意识”成为创新驱动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超越自我的精神内核
新乡先进群体“红色精神”的内核是超越自我,从“小我”到“大我”,不断升华的家国情怀。这种超越精神不仅体现在甘于放弃自身利益,更体现在“大我”对“小我”的超越。
刘志华1972年担任河南省新乡县小冀镇东街村第五生产小队队长时,立志要为妇女、为农民、为农村“争口气”。她从打草绳开始,办过石棉瓦厂、腐竹厂、罐头厂、纸箱厂、豆浆晶厂等,在不断试错与摸索中创建了京华实业公司。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与乡里乡亲的福利水平的提高,村民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免费享受集体的粮油、住房、供水、供暖、养老、上学、矿泉洗浴等多项福利待遇,初步形成了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这种超越精神还体现在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舍得精神”。范海涛始终将社会责任放置在企业利益之上,其创办的孟电集团,面对生态环境压力果断关停了三条立窑水泥生产线,4000万元的投资和6000万元的年产值顷刻化为乌有。在范海涛的影响下,新乡全市爆破拆除了65家水泥企业的114条立窑生产线,关闭搬迁了170多家碎石场,最终打赢了环保攻坚战。
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新乡先进群体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尽管个人成长道路不尽相同,但其“超越自我”的崇高精神是高度一致的。他们在面对“小我—大我”之间的利益取舍之时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完成了个体精神的内在超越,锻造了红色企业家精神的内核。
四、大力弘扬红色企业家精神
在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企业家群体,指出“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民营企业家,做出了“自己人”的重要论断。
新乡先进群体作为致富带头人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乡里乡亲的“自己人”和“当家人”。他们的事例充分说明:一个企业家不仅要追求市场利益,更需要具有超越自我利益的格局胸怀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换言之,只有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才能够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跃迁。当前,我国外部形势日趋复杂,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按照系统论的科学观点,外部压力越大,系统自组织的凝聚力也越强。因此,当前应加快弘扬新乡先进群体的红色企业家精神,广大民营企业家要从新乡先进群体身上学习其坚韧不拔的意志、锐意创新的担当意识,不断提升超越自我的胸怀和境界。
综上所述,新乡先进群体不仅是创业成功的乡镇企业家,同时也是优秀的党员干部,他们身上的红色基因与精神力量是西方经济“经济人”假设和“算计理性”那一套理论所无法阐述和解释的谜题。豫北乡镇企业蓬勃生长的原因,只有扎根乡土大地,在与人民群众共同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的长期过程中才能够找到答案。
(作者:李莹,中共新乡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徐可,民建开封市委理论宣传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该文是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委托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与世界意义》2022DWT006阶段性成果)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刘俊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