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稳运行、固底盘综合施策。市工信局深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持续关注九大重点行业、300家重点工业企业运行态势,391家规上工业企业获得一季度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6770万元,企业数量、资金总额均居全省第1位。对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实行实名制、台账化帮扶,累计开展政策宣讲活动20余场,组织产销、产融等各类对接活动400余场,打通企业堵点,畅通产业循环。1月份-5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居全省第7位,分别较去年、今年一季度提升8个、5个位次。
围绕锻长板、补短板精准发力。市工信局建立健全优质企业发现、跟踪、培育机制,持续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今年以来,全市新增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22家、“小升规”工业企业46家。坚持以项目建设拓产业增量,工业领域设备更新8137台/套、完成投资38.1亿元,100家企业项目入选工信部前四批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清单,1月份-5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2.1%,高于全省32.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统筹调结构、转动能持续发力。市工信局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升级,以载体建设带动产业跃升,千方百计推动重点行业稳增长,着力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以新兴产业为主导、以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8.4%提升至今年1月份-5月份的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高于全市2.9个百分点。
抢抓政策机遇,激活创新引擎。市工信局用足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分解全年设备更新目标任务,围绕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谋划布局,加快谋划实施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项目。截至5月底,全市工业领域更新设备8137台/套,完成投资38.1亿元,带动全市技改投资实现同比增长69.4%,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规划产业“向优图”,跑出发展“加速度”。市工信局指导各县(市、区)明确主导产业,加快集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跃升,提升链群韧性与安全水平,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以来,红旗区绿色纤维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延津县固废循环再生产业集群和长垣市高端医疗器械及卫材产业集群成功入选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1位。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